雷部三十六元帅
李三生整理
一,邓元帅
邓元帅,名邓伯温,居南方,遍体烈火,是道教,“雷祖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的部下天神。
邓元帅和毕元帅,刘天君,辛元帅,庞元帅合称雷部五元帅。
图片
五部雷神以邓元帅为首,邓元帅在玉笋山修炼多年,后来他向玉帝请命,愿惩戒人间不忠不孝之人,并且铲除精怪鬼灵等危害世间众生之物。
玉帝赐予他一粒金丹,服后变为凤嘴形翼身形,被“玉帝”封为九天欻火律令大神,炎帝邓天君燮。
二,毕元帅
毕元帅是,“雷祖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座前护法,和雷部邓元帅,刘天君,辛元帅,庞元帅合称雷部五元帅。
图片
毕元帅本是雷精,藏于地中,寄胎于田间,因机缘得千年石钟乳气滋润而生,出生时天现异象,电闪雷鸣,火光冲天,暴风骤雨不停。
元帅盘膝而坐,金龙绕其外围护体,群鸟齐鸣长空,百兽虎啸山林,之后在漉沪岩修炼成真。
相传女娲娘娘起初炼五色石补天,仍有不足之处,毕元帅以水火之精,天地之气劈碎玄精百髓塞补漏洞,娘娘甚是欣慰。
在黄帝战蚩尤时,屡屡不顺,毕元帅摆下风雷阵,炼五色火雹,协助黄帝击败蚩尤部众,黄帝趁机杀死蚩尤,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黄帝感激,欲拜毕元帅为龙师,元帅不受隐居於华胥山。
到了汉末,天下大乱,群魔乱舞,毕元帅复出,玉帝敕封为雷门毕元帅,执法五雷,执掌十二雷霆。
为,“雷神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护法元帅。
三,刘天君
刘天君,也叫“刘元帅”,本名刘后,东晋时期人,因精于雷法,被玉帝敕封为雷部护法元帅,归属“雷祖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部下,辅助职掌雷部事务,和邓元帅,毕元帅,辛元帅,庞元帅合称雷部五元帅。
相传,“刘天君”年幼时家贫,父母在岷江捕鱼为业,有一次随父母江边打水,不慎滑坠江中,竟然浮在水面而不下沉,夫妻俩大为惊奇,认为自己的儿子非同一般,不久慕名送往“罗真人”处学习道法。
图片
“罗真人”是法力高强的道士,法术通天,能呼唤天神,知卜未来,尤其精通五雷法,“刘天君”跟随真人苦修数年,得师傅真传,能运用五雷法,呼风唤雨,造福百姓。
北宋太宗时期,有一年大旱,民不聊生,太宗皇帝亲自前往“刘天君祠”祈祷求雨,尽然不久大雨倾盆,缓解了旱情,皇帝感激,下谕旨敕封刘天君为“玄化慈济真君”。
在道教的科仪中,山川草木水石精灵,社坛观庙鬼神,横死游荡滞魂等,皆由“刘天君”奏送表文,慈悲接引。
“刘天君”虽然是雷部神灵,但他职权范围广,权力大,故也被尊为“太乙雷声应化天尊”。
四,庞元帅
庞元帅
庞元帅,也称混气庞元帅,金刀庞元帅,雷祖护法神之一,和邓元帅,毕元帅,刘天君,辛元帅合称雷部五元帅。
道教尊为奏事捉察妖魔使者,伐恶报应神君,雷府都督庞元帅。
庞元帅本名庞乔,父亲庞定,母亲姚氏,家中依靠父子二人江边摆渡为生,庞氏父子心地善良,往来过客无不公平对待,童叟无欺。
有一次有客商临晚过江,庞乔渡客之后,发现客商装银子的包裹忘在船中,庞乔不为所动,妥善保存,次日客商来寻,庞乔原封不动的交给客商,客商感激涕零,给重金答谢,庞乔不受。
图片
除夕前夜,慈航真人为渡化庞乔,化为少妇携一幼子要连夜过江,怎奈风雪交加,无法摆渡,庞乔将母子二人带回家中,留食留宿,以待来日天气转好过江。
过了两日,庞乔随父亲一起摆渡少妇母子过江,船过江后,父子驾船而返,行至江中央,狂风大作,船被风浪打翻,庞乔和父亲掉入江中,江水刺骨,庞乔父亲年事已高,不能支撑,庞乔舍身忘我,拉住父亲往岸边游去,怎奈风大浪急,二人屡次沉没江中,好不容易游至江边,由于体力不支,又被风浪打回水中,如此在三。
慈航真人所化的少妇现身救出父子二人,原来是江中恶鬼想要庞乔父子抵命以便轮回,因慈航真人慈悲,父子无恙。
恶鬼因错过轮回嚎啕大哭,屡次跑到庞家闹事,庞乔用鞭驱赶他们,但不起多大作用,日日如此,庞家不得安宁。
于是,庞乔向玉帝祈求以保家中父母平安无事,玉帝感其至诚至孝,敕封为混气元帅,赠金刀为兵器,出任雷部护法,奏事捉察妖魔使者,伐恶报应神君,归属雷祖部下。
五,辛元帅
辛元帅
辛元帅,本名“辛兴”,雍州人,雷部护法神,和邓元帅,毕元帅,刘天君,庞元帅合称雷部五元帅,因其神诞月份为雷斋月,故民间也称之为雷斋辛元帅。
相传雍州地界有神雷山,“辛兴”和母亲相依为命,住在神雷山下,因家中贫困,母子靠卖柴为生。
一日“辛兴”进山打柴,活捉到五只山鸡,“辛兴”不知道这是雷藏地中所化之鸡,并非一般的山鸡,于是带回家中,由于家中断粮,老母想宰杀一只山鸡充饥,不想小鸡竟然口吐人言,我等乃是天雷所化,不可食用,怎奈为时已晚,辛母手起刀落,山鸡顿时毙命,随后突然晴天霹雳,电闪雷鸣,辛母受惊,破胆而死,“辛兴”抱着母亲的尸体悲痛欲绝,高呼上天,老母杀鸡充饥有何过错,竟遭此雷击,哭声震天动地,随后将其余四只鸡全部槌杀,顿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
图片
神雷山雷神被惊动,为“辛兴”的至孝所感动,化为道士前往辛家谢罪,并说:我是雷神,误伤了你的母亲,你是真正的孝子,为了母亲,不惧雷而反制雷,真乃雷神也!我等愿唯命是从,今赠十二粒雷神火丹,以表谢罪。
“辛兴”对红彤彤的火丹甚为好奇,便将之服下,不想顿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辛兴”服后突然感到浑身燥热难耐,外貌形体突变,头变大如牛,头发红如烈火,两眼如灯,鹰嘴猴腮,身披金甲外罩红袍,两肩生出翅膀,一手执剑,一手执槌,脚蹬战靴而踏五鼓。
玉帝感动“辛兴”至孝,传至天庭敕封为雷部辛元帅,雷霆正令都督上书辛天君,和毕元帅搭档往来行天,震慑幽冥邪祟,护佑众生。
阴历六月十五日为辛元帅神诞之日,奉祀雷神的信徒,在这一天不食荤腥,尽吃素食,称为雷斋,以祈求雷神护佑。
六,王灵官
王灵官,本名王恶,后因萨祖师改名王善。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
历代神仙通鉴,说,其为玉帝的御前大将,专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
民间有“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之赞。
图片
而据《明史》载:
本名王善,岳阳湘阴县人,宋徽宗时曾师从西蜀道士萨守坚,受道符秘象,是道士林灵素的再传弟子。
明代享受国家祭祀的一位重要道教神仙。著名的雷神,火神,降魔之神,司掌收瘟摄毒。
王灵官全称“先天首将赤心护道三五火车王天君威灵显化天尊”。
王灵官是道教最崇奉的护法尊神。道教有五百灵官的说法,王灵官是五百灵官之首,称号为“都天大灵官”。
很多道家宫观的第一个大殿中,镇守道观山门的灵官神一般都是这位王灵官。进入道教的宫观,山门内的第一座殿往往为灵官殿,殿中供奉着一赤面髯须,身披金甲红袍,三目怒视,脚踏风火轮,左执金印,右举金鞭,形象极其威武勇猛,令人畏惧的神仙,这就是道教的护法神将王灵官,又称火车灵官王元帅。
王灵官面对山门,额上火眼金睛,能辨识真伪,察看善恶。因此道教徒到宫观,进山门后首先朝拜王灵官,民间流传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灵官”的俗语,以表达对这位道教护法神灵的崇敬。
七,朱元帅
朱元帅
朱元帅是道教雷部正神。
据记载,朱元帅本是北斗辅弼星化现,主管风雷雨部,下辖酆都岳渎,统领天将天兵,收摄三界鬼神,不问远近凶恶之妖,立捉附体,能追生魂。
商纣时朱元帅等曾遁虑华山,立大誓愿,断天下无道妖魔,济度群迷,剪灭妖邪,一切害民不平之事,悉皆刬除。
朱元帅又称雷府管不信道法打生死邪巫黑面大神朱将军,黑面恶貌,环眼,朱发举头,皂袍金甲,汗袴绿靴,左手提铁索,右手执金槌或执铁简,驱逐罡风浩炁不正鬼神,扫荡天下妖氛恶毒之炁,屏除不祥。
图片
《太一火犀雷府朱将军考附大法》指出:
北斗辅弼星化现为朱御朱彦,乃太乙勇猛之将,名曰毒神。主管风雷雨部,下辖酆都岳渎,统领天将天兵,收摄三界鬼神。
朱元帅,即北斗天罡大圣,其形威猛无极,天上地下神祇,悉听其令。
马元帅,乃南斗六星化现。
朱元帅,乃北斗天罡化现。
斗杓一动,南斗一移。
朱元帅能不问远近凶恶之妖,立捉附体,能追生魂,在道法中的形象多是披发跣足,黑面怒相,皂袍衬,右手提铁棒,左手铁索,背负追魂袋,跨黑虎。有的道法中,朱元帅显黑面恶貌,环眼,朱发举头,皂袍金甲,汗袴绿靴,左手提铁索,右手执金槌或执铁简。
朱元帅拷附追魂付于中天北极驱邪院掌之,禁治邪巫则有天乙狱主治之。凡行正法者,所到处有邪巫坛靖侮玩正法,化血湖血海以厌坛场,倘无此驱治则道法不振。朱元帅,出入上清火犀宫,主治火府雷部,为担天风伯之神,驱逐罡风浩炁不正鬼神,扫荡天下妖氛恶毒之炁,屏除不祥。
八,马元帅
马元帅,又称华光大帝,灵官马元帅,三眼灵光,华光天王,马天君等。
是道教中一位非常重要的护法神祇,同时也是著名的雷部将帅之一。马元帅的形象通常被描绘为头戴幞头冠,身披金甲,三目圆睁,面如红玉,右手持金枪,左手持金砖或金鞭,脚下有风火轮,能够飞行于天空之中。
图片
马元帅在道教信仰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认为是妙善吉祥的化身,具有驱邪降魔、护持正道、守护信众的职责。
据道书记载,马元帅曾三次投胎显圣,每次都能以不同的方式降妖除魔,保护人民的安全。因此,他被视为护法四帅之一,与赵元帅,温元帅,关元帅共同守护着天庭和人间。
此外,马元帅还与火有着密切的关系。他被描绘为手持火瓢,能够喷出火焰,烧灭一切邪魔妖怪。因此,在民间信仰中,马元帅也常被视为“火神”,能够祈求平安,消灾解难。
九,岳元帅
岳元帅
岳元帅姓氏为岳,名讳为飞,字鹏举,出生在相州,南宋人。从小我们就知道他是抗金名将,在南宋中兴四将领中居首位。岳飞自北宋末年进入军队,率领岳家军与金人进行了数百次战斗,所向睥睨,敌军闻之皆丧胆。后来他遭到朝中“求和派”的构陷,被打入狱中,以莫须有的罪名处置。
图片
岳飞一生征战沙场,为民族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敬仰他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把他奉为神仙,在民间广为传诵。人们为他建立寺庙,在道教中颇有地位。
岳飞之前的职位类似于大将军,因此,道教称其为岳元帅,与关羽一样,都是人神。他一般与关羽同奉一庙,称为关岳庙。也有专门为岳元帅建立的庙宇,称为岳王庙。他的造像一般都手持长枪,象征血战沙场,救民救国。
岳元帅在道教的全称是显应东岳速报司镇守南天岳元帅忠忱护国伏魔荡寇天尊,玉帝殿前兼理右相道德元君无量普济妙法天尊等等。
岳元帅镇守南天,在上掌管九天雄兵神将,在下司掌五狱罪鬼亡魂。他的副将有三十二,各个英勇神武。
在道教文化中,岳元帅法力高强,道士镇鬼驱邪时都要召唤法力高强的神明相助,在诸位神仙中,岳元帅的出场率是最高的。在一些道经中,也有人把他奉为护法元帅。在民间,人们把岳元帅奉为门神,祈求家人安康。
在明朝时期,岳元帅被加封为岳圣帝君,因为当时的人们崇尚武力,与此同时,真武大帝同样受到人们的尊崇。
十,孟元帅
孟元帅
孟元帅本名孟山,是一位狱官,以其仁义孝慈的性格为人称道。每年年底,监狱里的犯人们因思念家人而悲泣,孟山心生怜悯,他决定在腊月二十五日放他们回家与亲人团聚,约定正月初五回返。这个善举得到了犯人们的感激,他们皆按期返回,证明了他们的诚信和决心。
孟山深思,认为囚犯们的孝顺和守信是对他们改过自新的良机,于是他提出如果他们能真心改过,就全部赦免。犯人们被他的大度所感动,表示愿意为了新生而改正错误。然而,上司滕知府得知此事,严令孟山召回所有释放的囚犯,否则将面临严厉的惩罚。
孟山面临绝境,选择自杀以保全犯人们,但三次未遂。
图片
这个故事感动了玉帝,他立即救下孟山,并封他为“酆都元帅”,在他的帽上添加了象征尊贵的琼花。
宋朝初期,人们为孟元帅塑像建庙,赋予他将军的称号。
他的生日定在农历八月十二日,这个故事成为了他精神永存的象征。
十一,康元帅
道教三十六元帅——地祇太保,康元帅。
康元帅,为东岳大帝属下的十太保之一。
康元帅名字不详,父命康衢,母金氏,生于黄河之滨。康元帅慈惠悯生,从不伤害幼小者,照顾孤寡,连虫蚁也怕踩死。百姓称之“四方谓之能仁”。
图片
据说康元帅生长于黄河河滨,非常仁慈,乐善好施,时常救助贫病之人,扩及万物,甚至曾经从老鹰口中救下小鸟,鸟衔著“长生草”以报答他。
民众都说他,仁慈圣明,登天之后,玉帝就封他为“仁圣元帅”,掌管四方土地神。
元帅的造像是,左执金斧,右执瓜锤。
十二,邹元帅
邹元帅
农历七月初四,雷门灭魔邹元帅圣诞,邹元帅,又称邹公显,又称酆都刑台铁身公显大将军,酆都外台猛吏五方溟泠灭巫邹元帅。
是酆都猛将,雷部三十六帅之一,主诛魔专灭邪巫。
以驱邪净坛场为主,驱邪净坛时召请邹帅。 一般和酆都拷鬼八煞主将杨元帅一起召请。
咒曰:
酆都猛将公显将军,拷吊鬼神,五猖五鬼,粉骨碎身。
急请酆都大帝敕召酆都缚邪吊鬼邹元帅.酆都拷鬼八煞杨元帅,部领副帅一行官将有事启请 。
图片
有的传承中,也会与酆都内坛桑元帅,酆都朗灵关元帅同时召请。
邹元帅宝诰,至心皈命礼。
位居酆都,职专考召。
金甲铜锤,辅雷霆以施行治化。
青发铁面,随符命而明彰报应。
冥冥长夜,黯黯泉乡。
掌黑律而典录罪福,不差不爽。
执幽刑以考召鬼神,无党无偏。
戮庙诛妖,驱邪治病。
至大至刚,威雄威猛。
酆都打邪灭巫,照鬼大将邹元帅。
雷威广化天尊。
十三,苟元帅
苟元帅,也称苟天君,讳翌冲,留吉,号阳雷神君,道教尊为九天应运宣灵演化真君,雷门左伐魔使知南极天枢院事总辖雷霆都司一府二院三司事苟元帅,上清运阳赤灵神烈天君。
据《道法会元》记载其形象:
雷门左伐魔使知南极天枢院事总辖雷霆都司一府二院三司事苟元帅翌冲,欻火相,无翅,觜不尖,青面,红天衣,紫结巾,欻火脚,执雷锤钻。
据《北帝伏魔经法建坛仪》载:
敕雷门左伐魔使苟翌冲,右伐魔使毕崱,部领兵级,立于巽宫,专一扫荡妖氛,与“阴雷神君”毕天君同为清微派雷法主将,主将是祖师玉帝御前伏魔上相李真君渐,字清叔号放翁,玉清相,貂蝉冠,执玉圭,紫法服,朱履。
图片
据《道法会元》载:
照会在昔祖师上相李真君,巡游至湘乡州中,忽值松隐赵先生,因缘际会,乃召苟毕二帅出现于前,遂以衫袖写咒四句,并缺角印文,授与松隐赵先生,临行付嘱曰:以忠孝为念。而又赐学真童子。后松隐授与空山高先生。空山授与南涧岳先生,南涧授与庐山清虚成先生,成先生授与冯先生,冯先生授与周先生,周先生授与洞渊张先生,洞渊授与某人,俱系亲传。某遍历名山,寻师访道,夙慕太上真风,久参道法,具诃有请,理不容辞。除已拜发家书,申闻祖师真君道前,丐为面奏玉帝,颁降敕命,告下真司照应外,所合依科传度,给牒为照者。
意思是神霄派祖师李真君巡游至湘乡州中,偶然的机遇中碰到松隐赵先生,于是召苟毕二帅出现于前,并以衫袖写咒四句并缺角印文授与松隐赵先生,临行付嘱以忠孝为念,而又赐学真童子。后松隐授与空山高先生。空山授与南涧岳先生,南涧授与庐山清虚成先生,成先生授与冯先生,冯先生授与周先生,周先生授与洞渊张先生,洞渊授与某人,俱系亲传。
所以,苟天君又称三天忠孝神王。
十四,金元帅
六甲六丁金元帅
金元帅名为金游,能行风雷,治鬼神,统管六丁六甲十二大将军。
六丁为阴神玉女:
丁卯神司马卿。
丁巳神崔巨卿。
丁未神石叔通。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张文通。
丁丑神赵子玉。
六甲为阳神金童:
甲子神王文卿。
甲戌神展子江。
甲申神扈文长。
甲午神卫玉卿。
甲辰神孟非卿。
甲寅神明文章。
图片
《后汉书·梁节王畅传》:
性聪惠,然少贵骄,颇不遵法度。归国后,数有恶梦,从官卞忌自言能使六丁,善占梦,橱数使卡筮。
注曰:六丁,谓六甲中丁神也。
甲子旬中,则丁卯为神。
甲寅旬中,则丁巳为神。
甲辰旬中,则丁未为神。
甲午旬中,则丁酉为神。
甲申旬中,则丁亥为神。
甲戌旬中,则丁丑为神。
《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
阴阳翕辟,万二千物具而有神焉。主之者,六甲也……六甲者,一切之纲纪也。同时六丁六甲属于元辰神系统,是本命信仰里的重要神祗。
南宋王契真编《上清灵宝大法》卷二:
丁丑延我寿,丁亥拘我魂,丁酉制我魄,丁未却我灾,丁巳度我危,丁卯度我厄。
甲子护我身,甲戌保我形,甲申固我命,甲午守我魂,甲辰镇我灵,甲寅育我真。
六丁,能长能短,能有能无,这些功能都代表了六丁六甲作为本命守护神的职能。
道教还有一种六甲符箓,用来“驱恶驱邪”。
金元帅统领六丁六甲神。
元帅圣诞为农历五月初四日。
十五,赵元帅
赵公明又称黑虎玄坛赵元帅,赵玄坛等,是道教护法四帅之一,也是道教供奉的财神,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
其形象为黑面虬髯,戴交脚幞头,黄抹额,身着金甲皂袍,脚踏绿靴,右手执铁鞭,左手提铁索,有黑虎随后。作为财神形象时,左手改握元宝,身前有聚宝盆。他一手持元宝,以示财富天下共有,人皆可得。一手执钢鞭,寓意人取不义之财必遭天罚。
相传,赵公明出生在陕西周至县集贤镇赵代村,家境贫寒,青年时期为木材商打工,攒下钱财后便开始创业,由于他为人诚信,目光长远,很快便富甲一方。而且他还经常救灾济贫,同时精修正道,并降服驯养了骚扰平原百姓的黑色老虎为自己的坐骑,在当地有很高的威望。后人就把赵公明敬为了财神,时常供奉。
图片
在道家传说中,赵公明还是太阳化身,后羿射日后,其他八日成为鬼王害人,唯独赵公明化身成人,隐居在终南山修道。后来,汉代的张天师收他为徒,命他骑黑虎,守护丹炉。
丹成,赵公明食之,变幻无穷,张天师又命他守玄坛。
由于天师升天后,向天庭保举赵公明,所以,玉帝就将赵公明封为“正一玄坛赵元帅”,令他统率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位财神,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
十六,张元帅
飞捷报应张元帅,又称雷霆飞捷使者张元帅,或称太乙捷疾直符使者,雷霆六一直符飞捷报应使者,九天行令罡神飞捷报应使者张神君。
他的形象因时而变,颇为神奇。
如:朱发,懈多冠,青面,三目,出火,绯袍,绿飞天带,金甲,手仗火戟,鬼形,旁出獠牙,赤足,驾火龙。
主掌:传迅,祈雨。
图片
张元帅宝诰,至心皈命礼。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
南极保生,洞阴大帝。
旸谷神君,清都律令。
蓬莱都水使,九天采察大元帅。
统摄三十三天雷霆都总管,掌雷云电雨部。
玉府持奏御魔天君,校籍三界洞渊真宰。
诛灭五逆,赏善罚恶使者,飞捷报应真君。
元始一悉宰御万灵,太乙五雷广应天尊。
十七,石元帅
石元帅,是道教中的重要神仙,常被尊称为神雷主首石元帅,诛戮执法石元帅等。
图片
他随时屯驻,代天行化,发号施令,均布雨泽,主杀伐不正祀典神祇兴妖作怪及山魈五通,佛寺塔殿屋室观宇山川精灵。
在周宣王七年,石元帅托生于相溪,出生之时风雨骤至,乡人皆赞叹其为龙子降生。后他受业于关尹子,结庐于眉山之阳,常为百姓祈雨度难。
一次,赤土千里,百姓无水可用,石元帅深感愧疚,遂沐浴更衣,诚心祈祷,终于求得大雨,解了百姓之困。
石元帅的事迹不仅在道教中广为传颂,更因其为民除害的精神而受到世人的敬仰。
十八,关元帅
关元帅,讳羽,字云长。关元帅是道教界最为世人熟悉的一位神灵,是为“忠义”之化身。
自宋代开始,历代皆有加封。今人又以关元帅为武财神,故香火鼎盛供奉者众多。
戴青长结巾,重枣色面,凤眼,美髯,官绿雁花袍,袒襟露甲,绿吊靴,乘赤马,手提大刀。
关元帅的生平事迹,可谓是老少皆知耳熟能详。
昔三十代天师虚靖真人,于崇宁年间奉诏旨云:万晨召卿,因盐池被蛟作孽,卿能与朕图之乎?
于是真人即篆符文,行香至东岳廊下,见关羽像,问左右,此是何神?
有弟子答曰:
是汉将关羽。此神是忠义之神。
师曰:
何不就用之。于是就作用关字,内加六丁,书铁符投之池内。实时风云四起,雷电交轰,斩蛟首于池上。
师覆奏曰:
斩蛟已竟。
帝曰:
何神?
师曰:
汉将关羽。
帝曰:
可见乎。
师曰:
惟恐上惊。帝命召之,师遂叩令三下,将乃现形于殿下,拽大刀执蛟首,于前。不退。帝掷崇宁钱,就封之为崇宁真人。师责之,要君非礼,罚下酆都五百年。故为酆都将。此法乃斩蛟龙魔,祖法始也。
这段记载,也是道教广为流传的典故,是为关元帅与三十代天师虚靖真人的渊源,也是关元帅道法中奉虚靖天师为法主之本源。
图片
职能:
轰雷摄正、追魂摄鬼、封山破洞、斩伐魔精、传送公文、赐福护生等。
召关元帅咒:
北帝上命,威制九天。下彻酆都,令行气传。谨奉北帝,敕急召大将关羽,捧此敕令,神飞鬼灭。若亲若疏,一一追摄。不得违情,分明响应。急急如律令。
十九,吴元帅
吴元帅,讳法钧,通常称其神虎猛吏吴元帅,伏魔大圣吴元帅,是北斗破军星君所化,居北魁玄范府。
圣诞在农历四月初十日。
图片
多用于追摄亡魂,诛斩囚徒,剪馘凶魔,在酆岳法,北斗法中使用比较广泛。
吴元帅在道法中有很多不同的形象,比较常见有四种形象:
三头六臂或一头四臂的魔王形象,浑身煞炁的酆都考吏,手持斗笔斗簿雷霆猛吏,着直脚幞头、朱衣的岳府判官,身着襕衫的书生等。
也就是说,吴元帅的道法遍及雷斗酆岳各部中。
具体形象,还是以自己传承和用神为准。
图片神虎吴元帅宝诰,志心皈命礼
北魁玄范,神虎内真。
以三五回旋之炁,定四七躔度之象。
诛斩囚徒,来踪去迹。
鼓荡风雷,起死回生。
飞纲所指,百邪无逃遁之形。
魁罡常临,万物复元始之性。
威摄天魔,节制地祇。
大灵大应,至神至慈。
北斗扶衰使者,神虎追摄猛吏。
伏魔大圣元帅,斗威广制天尊。
二十,宋元帅
宋元帅,讳友卿,字元通,道教多称酆都不动尊神,九幽急拷宋灵官等,居酆都不动府。
宋元帅在道法中的形象多是蹙金罗帽,手执金戟,皂袍,铁甲,皂靴等。
通常与酆都雷音大神马元帅同时召请,圣诞在农历九月十二日。
图片
召马宋二灵官咒:
正令急召,大神来临。
收摄魈通,倒食横吞。
雷音一吼,震动乾坤。
不动尊神,变化分身。
二神变现,无极无穷。
满天满地,奔火行云。
穿山入谷,破竹搜寻。
闻吾正令,急捉邪精。
速至速至,听吾令行。
急急如律令。
酆都黑律正法令格指出:
法官欲召马宋二灵官,当用手抚令面三下。三叩不至,送御史将二神奏裁,去十八功。误叩者死。
法官非治敕封大魔,不得轻召左右禁司,犯者流三千里。
法官非捉飞天入水入火变化之神,魈通下鬼,不得用马,宋二灵官。
也就是说,在酆都法中请马宋二灵官收捉飞天入水入火变化之神,魈通下鬼。
在用酆都黑罩时,多会请天蓬都元帅,玄武大将军,雷霆苟毕二元帅同马宋二灵官,北帝吏兵运形变化广布黑罩,生擒活捉鬼神,灭迹除形,无论高下金仙古佛皆无处逃行。行罩咒曰:
谨炷真香关召火罩大神,黑罩大神,大黑天神,黑雾大神,马宋二灵官,九天云路大神等将,下赴坛所,随吾行罩,罩绕坛场,助吾附体,显彰报应。
黑罩咒曰:
四天闭塞,八面黑云。
上彻天河黑泽,下至九垒重阴。
黑风霹雳,黑雾奔腾。
黑罗黑网,黑索黑轮。
黑雷黑雹,黑气黑云。
吾行黑罩,罩定鬼魂,
邪愁祟惨,鬼哭神唫。
谨召天蓬主兵都元帅,玄武壬癸大将军。
大黑天神苟留吉,黑雾大神毕宗远。
灵官阴雷神马宗,不动尊王宋文卿。
七级使者,铁冠使者,北帝吏兵。
黑戈黑甲,黑马黑兵。
黑云蔽日,黑气混凝。
跨黑龙,骑黑虎。
麾黑旗,击黑鼓。
鸣黑锣,扬黑土。
运形变化逞威灵,无论高下,选甚家亲。
金仙古佛,灭迹除形。
为妖典祀,寸斩无停。
掀砖掷瓦,飞石扬尘。
山摧海竭,火灭地平。
悉皆收捉,无处逃形。
明明人道,黑黑鬼门。
大道昌盛,仙道兴隆。
魔道灭影,鬼道无踪。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千程黑暗,万里昏沉。
天黑地黑黄河黑,天地山河漆墨黑。
广布普天广大罩,为吾罩下鬼神魂,急急提兵周八极,生擒活捉赴坛庭。
宋元帅宝诰,至心皈命礼。
位居酆都,职专考召。
布黑罩以生擒活捉,执金戟而除形灭迹。
幽微莫测,变现无穷。
上彻天河黑泽,下穷地界铁围。
腾腾煞炁,荡荡神威。
魈通妖鬼悉脑裂,飞天恶神具心惊。
大威大圣,至公至正。
酆都不动灵官,九幽急拷天尊。
二十一,陈元帅
陈元帅,讳胜,又称北极御前广灵宣化断恩无义无面目大将军。
形象为蓬头披发,黄抹额,赤面怒相,金甲皂袍黑靴,左手持御杖一条,右手执双铁棒,专拷治不法鬼神,监临斛食使者,赍持血湖产死符命使者,随事施用。
陈元帅又称雨师甘露溥润真君陈元帅 。
图片
风雨宝诰,至心皈命礼。
风伯雨师,箕伯玄冥。
掌八风之消息,通五运之气候。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风调而百姓安乐,雨顺则万物咸丰。
四季显灵,八节监生。
养成万物,有功于人。
恩怖下界,受命于天。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号苍龙箕,名白虎毕。
灵应风伯方天君,灵感雨师陈天君。
陈元帅圣诞在农历五月初十日。
二十二,周元帅
周元帅,称神威驱邪周元帅,北方风轮荡鬼灭魔周元帅,混元一炁雷声广泽天尊。
道教四大护法元帅之一,雷部三十六神将之一。
姓周名广泽,讳巨夫。法宝为风轮,五雷驱邪符。兵器为金鞭,大刀。
面如蓝靛,发似朱砂,铁嘴银牙,巨目圆瞪。其圣诞日为正月十六日。
图片
根据《北游记》记载:
周元帅原为斗隔山中的一妖,号广泽大王,生得赤发獠牙,用着风轮,手持大刀,见物好人美,即兴风作怪,卷入洞中。后被真武降伏,玉帝封其为“风轮周元帅”,随真武行道。
召风轮咒曰:
混沌浩荡,一炁初分。
北方有将,号曰风轮。
身长千丈,铁面将军。
兴云吐雾,顷刻而生。
队仗千万,涤荡凶神。
或魔或鬼,或妖或精,或远或近,或亲或邻。
风轮一荡,鬼无逃形。
吾奉帝命,敢不遵承。
火速荡动,要见分明。
速至速至,疾速来临。
急急如律令。
周帅祈请咒曰:
仰启北方捉邪将,风轮荡鬼周将军。
面如蓝靛朱砂发,银牙巨目捕妖精。
两只金鞭提在手,音声响处如雷霆。
三界魔王俱丧胆,诸般鬼祟尽灭形。
曾受玄帝亲法旨,随处显应护坛所。
臣等启请望来临,大赐雷威加拥护。
周元帅宝诰,志心皈命礼。
威镇北天,德昭南土。
腾腾黑雾,制离宫而涤荡妖氛。
巍巍煞炁,出巽户而肃清坛所。
风轮鼓动,千邪屏迹。
火剑鞘出,万怪灭踪。
随混元以驱疾治病,辅斗司而散祸消灾。
至正至慈,大威大应。
北方风轮,荡鬼灭魔周元帅。
混元一炁雷声广泽天尊。
二十三,杨元帅
杨元帅本名杨彪,汉朝时期人士,生于庚申年十月十六日。他是一名执掌刑狱的官员,任职期间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玉皇大帝敕封他为地祗,下察五方之凶秽,幽按十二阎君之横纵,阳纠人间囹圄之曲直,阴鉴海岳之魑魅。
东岳十太保之一。
东岳大帝作为幽冥主宰。
东岳大帝作为幽冥主宰,统治着极其庞大的阴间世界。 孤家寡人自然不行,就是人手少了也忙不过来。 于是,他手下设置了十分庞大的阴府官僚机构,以便处理阴间的各种事务。 重要的帮手除了十殿阎王,五道将军,判官,城隍以外,还有东岳十太保。
东岳驾前十太保,分别是:
岳府太保翊灵昭武温元帅。
岳府太保殿前司奏事李元帅。
岳府太保轰雷火车铁元帅。
岳府太保大铁围山取人枷鬼刘元帅。
岳府太保五岳都土地天下都城隍杨元帅。
岳府太保英烈昭惠康元帅。
岳府太保殿前都奏提点鬼神张元帅。
岳府太保地府五通追摄生魂鄂元帅。
岳府太保寻声急取追摄死魂孟元帅。
岳府太保酆都九曲追魂斩鬼韦元帅。
图片
杨元帅,名叫杨彪,据说他出生时,“邻惊喊有飞虎至”,故起名为“彪”。
据说他是汉代廷尉,也就是中央政府中执掌刑狱的高级官员,他性情温顺,判案公正。有个盗窃主人玩物的,皇帝想定他死罪,但杨彪按律条定了他盗窃罪,依法判处。他的一个老朋友触犯了法律,给了杨彪千金“好处费”,请他高抬贵手,杨彪面对得金连眼睛也不眨一下,对老朋友说:“你这是把我推进脏水坑,让我和你一块挨骂!”坚决分文不受。分别对朝廷中那些受宠大臣犯法的决不手软,就是皇帝求情也不行。
杨彪死后,被玉帝封为地祗。
他“下察言观色五方之凶秽,幽按十二阎君之纵横,阳纠人间囹圄之曲直,阴鉴海岳之魅魑”,责任重大。特别是作为东岳十太保之一的阴帅,“察人鬼,断凶顽,校牛头马道之关,剖岩林水国之藏,无不可者。”
在《北游记》中,真武手下三十六天将中也有杨彪。
他本是个吃人的妖怪,在地下开了无数地坑,行路之人黄昏时过此,跌入坑中,杨彪便捉而食之。
后真武祖师带部将设法将其降住。
玉帝封其为“地祗元帅”。
其诞日为农历十月十六日。
二十四,吕元帅
酆都诛神杀鬼吕元帅,讳疫,居酆都纠察院,经常与酆都内坛,外坛,直坛,天医等官将同时召请。
在道法中的形象多是执大刀,天丁冠,白袍,红靴,执掌九幽酆都律令,统领十地冥涂判官等,审核奸邪佞臣,职专诛神杀鬼。
圣诞在农历冬月十二日。
有的道法中,也会召吕元帅诛斩尸神耗鬼,扶贵断伪等。
值得一提的是,酆都杀鬼吕元帅并不是九州社令阳雷提举击剥检校使者吕元帅。
九州社令阳雷吕元帅,讳魁,形象多是鬼相,金晴,肉角,白脑后数根红发红搭,膊腰系朝带,遍身青色,右手执令字小黄旗,左手执铁符。
圣诞在农历六月初十日。
酆都杀鬼吕元帅多用于瘟法,酆嶽法中,九州社令阳雷吕元帅多用于社令法,水法中。
地府职司有酆都考召院,酆都总录院,酆都进奏院,酆都纠察院,酆都岱岳府,考校罪魂司等。
酆都总录院设判官等职,负责处理刑狱公事。酆都总录院右判官,都辖六天宫鬼神公事,酆都总录院左判官,参议北阴六天鬼神公事,酆都总录院都大判官,通判北阴酆都总录院鬼神公事。
符檄,札文,牒文等文书,要上呈酆都纠察司。
道教凡建九幽大斋,报答四恩,普度沉沦苦爽,一般都会行破九幽地狱法会。
启建三五日的小斋,不度国不度九幽,只度众魂。九幽地狱,上属北斗所治,又称天一北狱。虽分布九方,各有其名,然后随死魂生平恶念,以见其狱,非直阳世官府之有一定囹圄。所谓破狱,不过是假太上敕命符箓简文之玄化以开宥。
人皆言酆都黑法黑律,存乎黑而用乎黑,死后必入地狱为鬼官而无明焉。
徐必大祖师曾诣郑知微祖师祝香而礼请此事。
郑知微祖师曰:黑中终有光明现,长光还被黑消磨。
又曰:明极则晦,晦极则明。此天地之常理也。祖师始悟真师之垂训。且如光中治鬼祟。鬼必知其用。若用幽黑之法治鬼神,鬼神虽灵,终不知法官之为用也。
酆都在北方,癸地为鬼户,死炁之根,山高二千六百里,周回三万里,其山有洞宫,皆鬼神之都,又称酆都山,罗酆山。山内外各有十二宫,合为二十四阴宫。主考罚罪魂之所,其三宫九府二十四狱。故而,酆都大帝,又称北方癸地酆都罗山五灵玄天北帝神君,居北阴酆都府,掌管幽都。
众生皆禀日月阴阳二炁所养,命系七元,炁系三十六曹,五脏系属五帝,六腑系属六宫,皆有邪秽,故为下鬼所乱,元精清炁不能降,令人民凶逆,不忠不孝,不义不慈,不仁不敬。命夭之后,皆入酆都而为罪鬼。酆都大帝,着黑帔,玄冠,青圭,坐玉局座,在空玄中。左右二侍真,着青衣,玄冠,执圭,光景烨然,放白玉毫光,紫炁庆云,照耀十方,取索罪籍,大神可乘光径而下九幽索罪魂罪籍。
酆都的山林草木,皆禀毒恶之炁,所生为锋刃烁空,黑烟濛勃,昼夜不停,中有执罚神兵,常考理罪魂。酆都内有冥官鬼神主黑簿之司,皆浊炁凝滞为地之根,阴炁之主。三元八节之日,北帝冥官引出历劫穷魂,责问罪衅端由,州县乡土坟墓所在,居住年代去处。或罪法深重,天未原赦者,即流殃见世子孙,灾难自此而生。
图片
吕元帅宝诰,至心皈命礼。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
三头六臂,示台斗垂芒之象。
九令七律,掌岳酆迁举之权。
功参六合,德辅八图。
去伪存真,斩尸神以解唆诱之本。
扶贵进贤,除耗鬼而启生旺之路。
荡荡神聪,赫赫威名。
大灵大应,至公至正。
瘟部摄毒使者,酆都杀鬼大神。
元始一炁,监察万灵。
太乙五雷,广举天尊。
雷霆总诰,至心皈命礼。
先天后天,太易太初。
自元始祖劫以化生,乃一炁分真而显现。
统辖风雷雨部,遍周天地水司。
考邪治鬼神祇,内台外台将帅。
各整威仪队仗,悉令严肃戈矛。
呼风唤雨,破庙诛邪。
职隶宣行于三界,威灵遍彻于十方。
自然而然,不有而有。
包含造化,妙用古今。
治邪怪则恶祟潜形,祛疫病则瘟魔束首。
敬礼先天后天,雷霆诸司府院,各部官君将吏。
雷霆仰启咒曰:
仰启雷霆都司将。
符图法箓众官君。
歘火律令邓元帅。
银牙猛吏辛天君。
飞捷报应张使者。
苍牙铁面刘天君。
马郭方邓田大将。
雷府蒋毕华雷陈。
庞刘苟毕神通大。
温康岳孟显威灵。
灵官王马二元帅。
地司太岁殷将军。
火犀雷府朱元帅。
斗中颛霸二雷神。
天医攻炁治病将。
酆都府院众祇灵。
城隍社令功曹使。
神虎何乔五道神。
队仗森森列左右。
旌旗闪闪耀乾坤。
剑戟戈矛常在手。
枪刀斧钺尽随身。
若有下邪截大道。
摄赴雷狱便施行。
扫荡罡风迎帝驾。
扶持道法救良民。
吾今启请望来临,大赐雷威加拥护。
二十五,温元帅
温元帅,本名温琼,是泰山神东岳大帝麾下的猛将,东岳十太保之首。
他是道教护法将神,与马,赵,关并列,被誉道教四大元帅之一。
在道教神话体系中,温元帅是真武大帝属下的三十六天将之一。
泰山神作为阴间鬼魂的最高主宰,负责管理生死,惩治百鬼。
在南北朝时期,东方朔所著《洞玄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中提到,东岳泰山君统领五千九百名神将,他们主宰着生命与死亡的考验。温元帅作为这五千九百名神灵中的佼佼者,因其英勇刚毅,被东岳大帝封为“佑岳大神”。
他的出生与神迹紧密相连:
其父曾中举,但年老无嗣。温琼父母诚心祷告,他母亲梦见一神手持火珠自天而降,降胎为神。温琼出生时,左肋有二十四个篆书符文,右肋有十六个,他的名字“琼”和字“小玉”也与母亲的梦有关。
温琼自幼聪明,七岁便学会步天星,十岁通晓儒家经典与天文地理。但在他十九岁时,科举之路屡次受挫,深感失望。他立志要在死后成为泰山神,消灭天下的恶势力。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温琼捡到一颗龙珠,形象瞬间变化,成为面色苍白,头发赤红,蓝身的怪兽,手持简策,威风凛凛。他宣称,只要有人行其法,诵其偈,慈爱人民,除妖驱邪,他定会显灵。
东岳大帝见其英勇,召他为佑岳之神。
玉皇大帝赐予他“亢金大神”的称号,玉环,琼花与金牌为他加冕,金牌上刻有“无拘灵霄”四字。
历代张天师和叶天师皆用他的召唤法术为民众除灾解难,非常灵验。宋朝时,
温琼被封为翊灵昭武将军正佑侯,正福显应威烈忠靖王。
图片
温元帅,农历五月初五圣诞。
温元帅宝诰,至心皈命礼。
天庭上将,地府正神。
道妙同人,斑竹村中施惠泽。
德隆舍己,黄金阙内锡恩波。
顶戴琼花天门出入,手持环锏霄汉无拘。
掌九幽急取人案之典,膺五岳神宗将首之班。
正炁荧煌,威灵赫奕。
大英大烈,大德大仁。
玉皇殿前左亢金,翊灵昭武温都统。
二十六,高元帅
高元帅全称为九天锡麟金阙监生金盆送子高元帅,为雷部三十六主帅之一。是雷霆诸帅之中专管生育的元帅,位居九天监生司,司天下生育之事,催产保生,送子。
高元帅奉雷祖法旨带领左右护法先锋,监生大神,送生童子,五雷兵将,监管生育,保祐妇女儿童,能催生保产,救护生灵,能解孤辰寡宿,祛邪。
他左手持一金盆,右手执金鞭,胯下骑麒麟,体现雷法济世度人为布道宗旨,并将爱护生命,监生护胎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据《玉枢宝经》载:
世人夫妇,其于婚合……艰于嗣息,多是孤独,若欲求男,即诵此经,当有九天监生大神,招神摄风,遂生贤子,于其生产之时,太乙在门,司命在庭,或有冤愆,或有鬼魅,或有禁忌,或有凶厄,致令难产,请诵此经,即得九天卫房圣母,默与抱送,故能临盆有庆。所以,此日宜诵《玉枢宝经》。
根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所述,高元帅受气于始元太乙之精,托胎于苍州高春公家,母梅氏,甲子年十一月甲子日子时出生,出生时为一团火,父母以为是怪物,便投于江中。后为药师天尊抱之为徒,貌如冠玉,授仙剂以游世,凡猿劈脑,蛇破胎,鹤完顶,虎哽喉等诸奇症,都可治愈。
适遇一仙木,樗腹而腰口血水沥沥不止,帅怜而补之,仍以琼华之露及天合之皮,而孔如天然。不意神虫死其中也,托于人言:信而术亦大造,中之生,生人也,汝能去病于肘腋随甲之下,以活世耶?”高元帅遍游于方内外,生之甚众。玉帝悯其为仁亦苦矣,以为足为帝之心为物造命者,遂封以九天降生高元帅之职。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有:人之受生于胞胎之中,三元育养,九气结形,故九月神布气满能声,声尚神具,九天称庆,太乙值符,帝君品命,主录勒籍,司命定算,五帝监生,圣母卫房,天神地祗,三界备守,九天司马在庭,东向诵《九天生神宝章》九过,男则万神唱恭,女则万神唱奉,男则司命敬诺,女则司命敬顺,于是而生。九天司命不下命章,万神不唱恭诺,终不生也。夫人得还生于人道,濯形太阳,惊天骇地,贵亦难胜;天真地神,三界齐临,亦不轻也。当生之时,亦不为陋也。
《混元迷禀》有:人生天地之间,禀二炁之和,冠万物之首,居最灵之地,总五行之秀。参於三才,与天地并,可谓至贵无伦矣。傥得人身,当自保爱,盖生死界畔迷谬甚多。人身者,如立板走丸,得人身者,如沂流上船,此神王所以区区愍众生不自觉知,轻生徇死,不贵人身而发为此问也。才得人身,又须诣南丹火炼池中,涤以黄华之水,然后投胎就舍,方始成人。
可见,孩子的出生是在万神唱恭,天真拱卫的庄严而神圣的气氛下,一个个新的生命诞生。
从表面看,这段描述生命孕育产生过程的文句中,似乎充满了神秘的色彩。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些饱含深切情感的话语,这种热爱生命的理念,融贯于道教的各个流派,成为道教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
图片
高元帅的圣诞是农历十一月初一。
高元帅宝诰,志心皈命礼。
高上神霄,混元雷府。
禀先天真一之炁,作混元社雷之主。
金阙监生,度关煞而坐草无虞。
玉籙度命,解冤魔而临盆有庆。
难产血崩,悉仗默佑。
未娩早夭,同荷神功。
至神至威,大灵大应。
元始一炁,统御万灵。
天医社雷真君,雷霆广庆天尊。
二十七,殷元帅
太岁统领殷元帅,姓殷讳郊。
居北帝地司纠察司,被尊为,正将地司太岁,地司荡凶院都雷杀伐主帅,神通莫测天尊等。
全称,北极御前显灵体道助法馘精灭魔地司太岁主吏至德殷元帅,或,上清三界游奕司北帝御前掌管天星地曜统煞雷王都天百解太岁至德武光上将殷元帅等。
据《道法会元》记载:
殷元帅形象 “孩儿相,赤体,青面,青身,焦黄发(或红发)竖起,顶上骷髅一个,项带骷髅八个或十二个,豹皮护臀,两眼出两手,右金锺,左印,中两手,左黄旛,右豹尾,下两手,左戟,右火剑,印堂中金光一条射人,赤脚,足下及徧身俱是飞火。
以上描述的神仙就是太岁统领殷元帅也叫地司太岁殷元帅,地司猛吏殷元帅
《三教搜神大全》记载:
为商朝纣王的大儿子,他出生时为一肉球包裸,被作为妖孽,遭到谗害,弃遗于郊外,任其生死。适时金鼎化身真人经过,见祥云蔼蔼,紫气腾腾,毫光四起。真人近而视之,乃一肉球。曰:此仙胎也。将剑剖球,得一婴儿,抱归水濂洞,求乳母贺仙姑哺而育之。法名金叮奴,正名金哪咤。又缘其弃郊之故,乳名殷郊。后修真得道,于天妃八宝洞中得黄钺,金钟,收伏“贙神鸦将”,又应真人令往扫帚山,征讨十二强人,乃十二丧门哭鬼骷髅神。帅即往尽戮之,悬首挂颈胸而回。真人曰:此骨非他也,能助阵,一敲鬼哭神惊,人头昏闷手软,不战自退。真人遂令其助周武王伐纣,元帅率雷震子等,勇为前锋,显威杀敌,并亲斩妲已以报亲仇。玉帝闻其有孝慈之德,又有斩妖之勇,乃敕封为地司九天游奕使至德太岁杀伐威权殷元帅。
图片
殷元帅与拜太岁
俗话说,太岁当头座,诸煞不敢当,五瘟并四气,诸煞上天堂。祸淫福善,天有不易之经。捍厄扶衰,斗有垂慈之泽。是诸星曜,各秉威权。凡属庶民,悉皆庇佑。不叩岁殿,畴代斗极施恩。得沐慈祥,爰庆藐躬获福。每逢岁初春节期间,很多信众都要到星宿殿为自己的本命神烧香,叩拜,送上奉献,比肩接踵。特别是逢到自己出生的干支之年,俗称,本命年,是必须朝拜自己的岁神,祈求健康平安,逢凶化吉,因为相传“本命年”是“槛年”,此年为人处世必须如同迈过门槛一样小心谨慎,以免摔跤。
但很多信众在春节的时候都会拜太岁,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要拜殷元帅。
为什么要拜殷元帅呢?
据《月令广义》称,“太岁者,主宰一岁之尊神。凡吉事勿冲之,凶事勿犯之。凡修造方向等事尤宜慎避”。道书称太岁君由都雷太岁殷统管。
殷元帅,因功天庭悉其功果,授以都雷太岁之职,掌地司荡凶院,总管人间祸福,祛除邪魅,赏善罚恶,为主宰人间罪福之神明。六十甲子神(太岁星君)即归其管辖。
另据宝诰,殷元帅 “统诸部禁忌神煞,威镇乾坤,运无上神通法身,功行宇宙。”“金铃响处,魑魅魍魉尽潜藏,宝戟旋持,疫疠瘟癀皆远遁。”总管人间祸福,祛除邪魅,奖善罚恶,神通莫测,可消灾解厄,洗罪延生。
在《殷帅祈请咒》赞曰:
煞神闻言心胆碎,瘟疫擎拳悉退藏。
上天禀令诛凶宿,下地司权斩鬼神。
解厄御灾于顷刻,去邪治病在须臾。
《太岁忏》中云:
吟偈仰启北方殷太岁,斗口主令上将军,威光赫奕通三界,杀气腾腾凌五云,摇动金钟邪祟伏,手持戈戕鬼神钦,煞神闻言心胆碎,瘟疫擎拳悉退藏,上天禀令诛凶宿,下地司权斩鬼神,解厄御灾于顷刻,祛邪除病在须臾,二十四气为吾使,七十二侯顺我行,罗李二将向前去,黄幡豹尾谨随身,特今启请望来临,大赐雷威加拥护。
故,殷天君秉性刚直慈仁,常为世人驱邪救难。总管人间祸福,祛除邪魅,奖善罚恶,为主宰人间罪福之神明,文章中也说到六十甲子神即归其管辖。
所以我们信众在拜太岁的时候也应该拜殷元帅。
殷帅宝诰,志心皈命礼
天潢帝胄,斗极魁罡。
系根甲乙之乡,调燮丙丁之政。
积功于皇英十世,证道于金粒一朝。
移孝作忠,备极慈祥之泽。
代天育物,常孚请祷之殷。
三头应运显神通,六臂垂威征梵力。
辖六十甲子之官君,周三十二天之躔度。
无愿弗从,有求斯应,消灾解厄,洗罪延生。
大悲大愿,至威至仁,皇英岁主,佐理瑶天。
斗口协辅大元帅,灵华青帝至德太岁星君。
殷帅祈请咒:
仰启北方殷太岁,斗口主令上将军。
威光赫奕通三界,杀气腾腾凌五云。
摇动金钟邪祟伏,手持戈戢鬼神愁。
煞神闻言心胆碎,瘟疫擎拳悉退藏。
上天禀令诛凶宿,下地司权斩鬼神。
解厄御灾于顷刻,去邪治病在须臾。
二十四气为君使,七十二候顺我行。
罗李二将向前行,黄幡豹尾谨随身。
我今礼请望来临,大赐雷威加拥护。
最后,在道教法事中,通常在开工动土,起煞的道场中召请殷元帅临坛助道。但在变神召将的时候。
殷元帅地司的时候要念,地司主将殷元帅。
亡事过关要念,让关解煞主将殷天君。
二十八,宁元帅
东岳拷鬼宁元帅
宁元帅,讳烈,字中慈,道法中称其洞玄左垣运雷阳光元命大将宁天君,阳光胜威轰火大神,阳光霹雳宁神君等。
神霄派雷法主将,洞玄道法主将,常见形象是青色面,狼牙,火冠,绯袍,金甲,朱履,执雷斧钻或青红面,朱发,绯袍,执火剑等形象。
圣诞在农历九月十八日。
宁元帅,通常与洞玄右垣任元帅同时召请。在洞玄道法中,宁任二元帅又同洞玄刘元帅,邵阳雷公闾元帅,旸谷上将张元帅等合称洞玄五雷神。
有的道法中,以上洞玄五雷神,又同火铃大将谢元帅,太乙玉玄朱元帅等同时召请。也就是说,宁任二帅在道法中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广泛用于祈晴祷雨,提刑考邪,收魔治鬼等。
据《洞玄玉枢雷霆大法》载,玉蟾真人曰:三五铁面与九阳铁面一也。自纯阳而生一阳,冬至从复卦起子,故曰复阳雷。自一阳至纯阳,从乾卦故曰天元雷。是复元雷,有少阳之神主之。天元雷有九阳之神主之。雷霆之将号曰铁面,其义乃铁是西北方正杀之炁,面乃向也。阳神朝北极之尊,按乎黑杀之权,盖水自火生故也。故号铁面。该道法中,宁任二帅同苍牙铁面刘元帅合称天元雷三神王。
图片
宁元帅宝诰,至心皈命礼。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
显朱发青鬼之相,作洞玄教法之主。
金钻火剑,开化刑狱而鬼神稽首。
清静正直,宣演灵章而邪魔皈依。
德镇海渎,恩遍乾坤。
大威大应,至圣至慈。
洞玄左垣,胜威轰火大神。
运雷元命,阳光霹雳天尊。
农历十月,为“纯阴之月”。
由寒衣节的开启,人与鬼界的联系被视为最为紧密,鬼神之间的交流也最为频繁,因此人们容易受到厄运和不利的影响。
身弱之人可常念东岳拷鬼宁元帅名讳,宁元帅是东岳大帝麾下的重要神将,主要负责驱鬼驱恶,对付邪灵附体,鬼魅上身等。
二十九,程元帅
程元帅,讳仓,即神霄驱雷霹雳程元帅,又称玉清社令烈雷轰天霹雳程元帅等。
是神霄雷法主将,常见形象是有头戴天丁冠,有风雨凤翅,无凤觜凤爪,手铁索和金字令牌等,在行云动雨,诛锄旱魃,剪灭妖霓,诛斩凶妖,追捕逆鬼等道法中使用广泛。
图片
程元帅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所管辖的,三十六元帅之一。
雷祖宝诰,志心皈命礼。
九天应元府 ,无上玉清王。
化形而满十方 ,谈道而趺九凤。
三十六天之上 ,阅宝笈 考琼书。
千五百劫之先 ,位正真 权大化。
手举金光如意 ,宣说玉枢宝经。
不顺化作微尘 ,发号疾如风火。
以清净心,而弘大愿。
以智慧力,而伏诸魔。
总司五雷 ,运心三界。
群生父万灵师。
大圣大慈 ,至皇至道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程元帅圣诞在农历冬月十八日。
三十,李元帅
道教雷部三十六将,李元帅。
在道教中,雷部三十六将是一个神秘而强大的存在,其中一位名为李元帅的将领尤为引人注目。
他被道经尊称为“顺灵昭化使”,同时也是东岳十太保之一。
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李元帅,名李封,于隋帝壬午年五月五日降生于锦江口李芳之妻腹中。他天生刚直,力大无穷,曾为邻居报冤仇,杀人后逃亡南海为寇。一日,他进入海神庙,偶遇强盗,李封毫不畏惧,将其擒获,并释放了所有被掠的男女。
后来,李封在海上斩杀了一只巨鳄,使得航船得以平安航行,再无风浪之忧。他的英勇行为得到了玉帝的赏识,被敕封为先锋之职。
李元帅的传奇故事不仅展现了他的勇猛与正义,也彰显了道教雷部三十六将的神秘力量与崇高地位。
图片
李元帅宝诰,至心皈命礼。
位居岳府,职司巽位。
足蹈风轮,顷刻巡游于九州。
手执青符,须臾纠察于五岳。
利物利人,济死济生。
狐魈莫隐于林洞,奸佞难掩于幽暗。
正炁凛然,神威浩荡。
大德大应,至仁至慈。
岳府太保,殿前奏事。
顺灵昭化元帅,威灵广顺天尊。
李元帅,讳太真,位列岳府十大太保,圣诞在农历三月廿九日。
三十一,张元帅。
雷霆主帅张元伯。
他的形象因时而变,颇为神奇。
如肉角,红发,青面,双目,鹰喙,青身,双肉翅,龙爪手足,红裙飞仙带。
如遣召雷神,执敕召雷神皂旗,腰悬巨斧,摇撼旗帜。
如少刻召雷回坛之时,却插旗于腰问,双手用力挥执长柄巨斧,开通雷路,猛作奋劈之势,引领万万雷神,喧轰如云而至。
如召遣赍章奏,则交脚幞头,红抹额,赤面圆目红袍绿靴,左执章奏,右执斧,如直符状,有破罡,风流,金火铃,开天门诸神,皆从之。
图片
画时念咒,画完咒毕。
咒语:
五雷天医张元帅,奉请“去病去灾灵符”
五方降真气,万福自来临恭请“五雷天医张元帅”
一步天雷动。
二步地水通。
三步雷发火。
四步霹雳通。
五步五雷使者前扫凶恶。
后驱孽龙,神灵神灵,上彻三清,五雷风伯,雷电奉行,星罡步至,与吾当先。
三十二,三伍梅山张元帅
道教尊称为张大帝,是雷部三十六元帅之一,关圣帝君之从神,隶属文昌帝君左官。
他的尊号是九天辅元开化灵应张大帝七曲毓圣天尊。
执掌送子,荫护闺房产难,送生催生及难产等事务,因此也被称为送子张仙
他原本是西汉末年南昌县尉,因忧国忧民上书朝廷指陈政事,险遭杀身之祸。后来王莽篡位,梅仙为躲避追杀,隐居修道炼丹,祛病除妖,广做善事,深得百姓爱戴。
在道教信仰中,梅仙大帝被认为是不忌血污脏秽的守房神,因其守护生育的神职而闻名。
他的故事和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道教中的重要神祇之一。
图片
三伍梅山张元帅宝诰, 志心皈命礼。
桂香内殿,文昌左宫。
七十二化之法身,百千万劫之运数。
育嗣天下,演教人间。
金弹竹弓随身带,孤辰寡宿灭形踪。
扶小子而卫通关,荫闺房而护产难。
聪明日益,痘疹减消。
难育者祈之便育,难痊者祷之必痊。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九天辅元开化灵应张仙大帝七曲毓圣天尊。
三伍梅山张元帅,诞辰是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
三十三,任元帅
任元帅,讳忠,字居仁,道法中称其洞玄右垣运雷阴精元应大将任天君,玄精火铃黑律大神,阴精霆烈任神君等,神霄派雷法主将,洞玄道法主将,常见形象是水色面、狼牙,火冠,皂袍,金甲,朱履,执雷斧钻或青鬼面,朱发,皂袍,执火剑等形象。
任元帅,通常与洞玄左垣宁元帅同时召请。在洞玄道法中,宁任二元帅又同洞玄刘元帅,邵阳雷公闾元帅,旸谷上将张元帅等合称洞玄五雷神。
有的道法中,以上洞玄五雷神,又同火铃大将谢元帅,太乙玉玄朱元帅等同时召请。
也就是说,宁任二帅在道法中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广泛用于祈晴祷雨,提刑考邪,收魔治鬼等。
据《洞玄玉枢雷霆大法》载,玉蟾真人曰:三五铁面与九阳铁面一也。自纯阳而生一阳,冬至从复卦起子,故曰复阳雷。自一阳至纯阳,从乾卦故曰天元雷。是复元雷,有少阳之神主之。天元雷有九阳之神主之。雷霆之将号曰铁面,其义乃铁是西北方正杀之炁,面乃向也。阳神朝北极之尊,按乎黑杀之权,盖水自火生故也。故号铁面。该道法中,宁任二帅同苍牙铁面刘元帅合称天元雷三神王。
图片
任元帅宝诰,至心皈命礼。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
体天地阴阳之道,掌元皇枢机之令。
节制雷霆,圣德广昭于光明。
掌握幽冥,律光遍覆于黑暗。
辅正除邪,济生度死。
大威大应,至圣至慈。
洞玄右垣,火铃黑律大神。
运雷元应,阴精霆烈天尊。
任元帅圣诞,在农历腊月十二日。
三十四,郭元帅
郭元帅,讳都,道教称其天医大圣,与炁医大圣刘先,符医大圣赵德合称天医三圣。
天医三圣在天医法中使用比较广泛,上清派,混元派,清微派,地司派等很多教派都有相关道法。
当然,也是很多道医通常请天医三圣同六职治官,尚药神吏攻炁治病,疗魂育魄,整具形神,斩尸却鬼等以安泰阴阳。
延生保命,须假神威。
宿疾沉疴,尤赖天医。
道教的天医法比较普遍,诸如水法,符法,炁法皆是常用的。
道教更有无天医无以施咒禁的说法。可见,天医法在符咒禁术治病中的重要地位。
修炼天医法是取得医疗法术的最基本途径。
天医院合属官将,通过广运先天元阳混元道炁,雷霆真炁,五行生旺正炁等灌注见患者身中。
自顶至踵,自手至足,上至泥丸宫,中至绛宫,下至涌泉底,三部八景,五脏六腑之内,搜出一应邪炁鬼炁毒炁,天行时炁,四时不正之炁,瘟疫毒厉之炁,阴阳不正之炁,飞游走土之炁,随道光而攻出。通过请降天上之清炁攻出身中之浊炁,以天上之正炁攻地下之邪炁,以天上之神炁攻地下之鬼炁,以混元之道炁攻患身之病炁。
道教在天医法中往往通过用雷局望天门取炁吹布,布自己真炁运在病人身上,请天医院的祖师官将疾速攻动患身。有炁攻炁,令炁运转。有痰攻痰,令疾吐出。应患人身中四百四病一切诸证神符到处并与攻除,即请表里俱发,有汗攻汗,令汗发泄,有痰攻痰,令痰吐出,有邪攻邪,令邪摄伏,对证攻治。发汗者务要洪汗发泄,肿痛者务要肿消痛止。
图片
混元治病咒曰:
混元一炁,高辛之余。
付我弟子,疾摄疾除。
五方正炁,布吾形躯。
诸大功曹,如意攻行。
谨召十大功曹,针砭小吏,布炁治病神员,天医大圣,随呼即至,遇召即临,万咒万灵,不得违令。
敢有违令,罪在雷霆。急急如律令。
在黄籙斋中,通常请天医大圣同青帝护魂君,白帝侍魄君,赤帝养炁君,黑帝通血君,黄帝中主君,六职治官,尚药仙灵二官神吏,生形博士,治病功曹,收毒将军,敷药灵官,砭石小吏,扁鹊官吏,仙药童子,拘魂制魄生化大将军一切灵司临坛为受度众魂摄降真炁,医治病苦,返生魂魄,整具形神。
雷霆官将通过疾速布炁攻动,如杨柳随风,炭火冶铁。
内攻五脏,外炼五体。
在道教超度过程中往往也需要行天医科,通过拜表上章,行符告简依科奉行,消除罪魂一切怨气后请天将摄其魂魄接引到天医院或者天医降临寒林所以疗其疾,以神水涤其腥秽,以法食消其饥渴,然后释其执着之想,开其超度之方,妙用神功尽在行持之士。
天医大圣郭元帅,圣诞在农历二月十八日。
三十五,陶元帅
陶元帅,讳公济,是九霄掌法医主令元帅雷声应化真君雷霆驱邪治病陶天君。
他与田元帅,崔元帅,刘元帅,高元帅合称天医直日五雷大神。
陶元帅经常与邓辛张三帅或庞刘二帅同时招请或役使。
在《陶元帅宝诰》中,描述了陶元帅的神奇力量:
玄黄混沌,龙汉分真。
三天九霄掌法司,混元雷霆天医院。
攻炁退疾,总管五雷报应将军。
调理阴阳,发号施令。
诛邪揖鬼,救旱除妖。
悯横夭之世人,修护持之药物。
运大悲大愿之念,治无名无证之方。
起死回生,掀雷掣电。
神威黑奕,功德克备。
天医主令元帅,广济大惠真君。
太乙雷声感应天尊。
图片
陶元帅的塑像和画像在许多道观中都很常见,他通常被描绘为戴天丁冠,凤喙,肉翅,赤足,右手持剑,左手持药瓶的形象。
《北帝伏魔经法建坛仪》中提到飞天毒雷紏察陶公济,统领兵级,立于坎宫,专一请降北方水炁,摄灭炎火之精。
在《混元六天妙道一炁如意大法》中,陶元帅与其他混元派启教祖师一起降混元正炁,运化妙药灵丹,攻退病魔,保安幻体。
此外,陶元帅还与庞刘二元帅,太一十神雷霆诸大天将,天医六毒赵许二元帅,田崔刘陶高五大雷神等一起,降混元正炁,运化妙药灵丹,攻退病魔,保安幻体。
总的来说,陶元帅是一位充满神秘力量的天医主令元帅,他的故事和形象在道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陶元帅,圣诞在农历三月十八日。
三十六,天蓬提督尹元帅
天蓬提督尹元帅,全称祖师九天尚父五方都总管北极左垣上将都统大元帅天蓬真君,是北斗破军星的化身。
金眉老君后身,尊号天蓬玉真寿元真君,北极法主天蓬都元帅苍天上帝,护国消魔真君,证果法云普覆天尊。
居法陛下元应太皇府,是中国道教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四大护法天神之一,为北极四圣之首。
天蓬提都元帅其貌显三头六臂或四头八臂,均大忿怒像,执钺斧,弓箭,剑,铎,戟,索六物,身长五十丈,赤发,绯衣或黑衣,玄冠,金甲或赤甲,跣足,领神兵三十六万众,上辅玉帝,分司梵境,下临泉渊,整队元皇。
图片
天蓬提督宝诰,至心皈命礼。
六龙陛左,九虎关中。
现三头六臂之威容,运七政八灵之洪造。
帝钟才震,万圣齐临。
钺斧轻挥,群魔碎灭。
神光赫赫,常救护于众生。
真性巍巍,誓永兴于正道。
劈尸千里,斩鬼五形。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通天祈佑,延祥涤厄。
保宁身命,北极天蓬。
八十一军大元帅,护国消魔真君。
法云普覆天尊。
天蓬元帅在中国民间和道教神话中存在较高的地位,凡行雷法,无天蓬不可以役雷神,独行雷法,无天蓬不可以显验。
天蓬元帅所传天蓬法广泛存在于道教上清派支派,北帝派,神霄派等,其天蓬咒,天蓬符,天蓬印,天蓬钟,天蓬神尺,天蓬大法等广泛流传,影响较大。
天蓬元帅,诞辰是正月十五。
谢谢阅读,慈悲,慈悲,福生无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